快捷搜索:  创业 手机 疯狂 坏人 华人 发明 自己

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华资实业重组)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怎麼計算

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指的是在稅前可以扣除200%的費用。

加計扣除是企業所得稅的一種稅基式優惠方式,一般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爲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如對企業的研發支出實施加計扣除,則稱之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企業爲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適用範圍

1、適用行業

除菸草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以外,其他企業均可享受。

2、適用活動

企業爲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企業研究開發活動中發生的哪些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第一條規定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的具體範圍包括:

“1.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1)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2)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製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製產品的檢驗費。

(3)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

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4.無形資產攤銷。

用於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製的臨牀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諮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鑑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註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研發費加計扣除什麼意思?

一、研發費加計扣除的含義

《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研發費加計扣除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三十條企業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一)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二)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擴展資料:

一、研發費加計扣除的辦理方式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企業享受優惠事項採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

1、自行判別。企業自行判斷其是否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的條件,設置輔助賬,準確歸集研發費用。

2、匯繳享受。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年度中間預繳所得稅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再依照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3、資料留存備查。留存備查資料分爲主要留存備查資料和其他留存備查資料兩類。主要留存備查資料由企業按照《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管理目錄》(2017年版)列示的資料清單準備,其他留存備查資料由企業根據享受優惠事項情況自行補充準備。

二、研發費加計扣除的舉例分析

例如:甲工業企業爲居民企業,2017年發生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爲50萬元。

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額=50+50×50%=75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範圍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範圍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直接投入費用,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折舊費用,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用於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的攤銷費用。其他相關費用。

二、分析詳情

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可以加計扣除,因此,企業爲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列支或繳納的雖與工資額密切相關的費用,如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三費、五險、一金均不可以加計扣除。另外,必須是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所以,即使是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但屬於非在職的臨時外聘研發人員,或者是爲研究開發活動提供直接管理和服務的人員,這部分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也不可以加計扣除。

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其他相關費用有哪些?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諮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鑑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註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指的是什麼?怎麼算呢

按照稅法規定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爲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政策。

例如,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50%加計扣除政策,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爲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國家稅務總局於2017年五月又發佈了財稅〔2017〕34號《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

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擴展資料:

研發費用稅前扣除適用於財務覈算健全並能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三類企業不能享受加計扣除:

一是非居民企業。

二是覈定徵收企業。

三是財務覈算不健全,不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企業

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可享受加計扣除。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爲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根據該定義,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具有創新性,對本地區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具有推動作用;

二是具有價值性,企業通過研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三是符合目錄,即國稅發〔2008〕116號文第四條規定,企業從事的研發活動必須符《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佈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什麼意思啊

研發加計扣除100%是指研發費用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100%的比例。

一、正面回答研發加計扣除100%是指研發費用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100%的比例。就是實際支出的金額,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可以按高於實際支出的金額來計算。

二、分析詳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爲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在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爲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進行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的一項重要稅收優惠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適用於除國家規定不適用的企業外的所有企業,只要企業有研發活動支出,都可以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並不是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纔可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三、研發費加計扣除的辦理方式:

1、自行判別。企業自行判斷其是否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的條件,設置輔助賬,準確歸集研發費用;

2、匯繳享受。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年度中間預繳所得稅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再依照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3、資料留存備查。留存備查資料分爲主要留存備查資料和其他留存備查資料兩類。主要留存備查資料由企業按照資料清單準備,其他留存備查資料由企業根據享受優惠事項情況自行補充準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华资实业重组)
  • 澳洲上市公司财报分析(御银股份股吧)
  • 「易尚展示」退市股票如何交易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后该怎么交易
  • 「养老保险股」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新疆哈密瓜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 「广发华福证券大智慧」全球实时: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