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交出去年答卷:多家子公司業績下滑百信銀行淨虧4億
3月26日,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之一的中信銀行披露了2024年年報。作爲A+H兩地上市的商業銀行,從經營數據來看,中信銀行去年的業績情況並不太理想,營收和淨利潤雖然微增,但增速較上年相比均出現大幅回落。
同時,衡量該行盈利能力的淨利差、淨息差等多項指標,也都出現了下滑,其盈利能力仍然承壓。就在中信銀行披露2024年年報的前夕,在該行深耕7年之久的李慶萍宣佈辭任董事長職務。
此外,中信銀行年報還公佈了其子公司及合營公司的經營情況,然而,這些公司在去年大都業績不盡人意。其中,中信銀行持股65.7%的百信銀行,去年淨虧損接近4億。
營收、淨利潤增速雙雙下滑
年報顯示,2024年,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47.31億元,同比增長3.81%;實現淨利潤495.32億元,同比僅微增1.1%;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489.8億元,同比微增2.01%。
跟此前相比,中信銀行的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速度均出現了大幅下滑。
早在2019年時,中信銀行全年營收和淨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3.79%和7.97%,同時在此之前呈現逐年穩步上升趨勢。
但進入2024年,這兩項數據的增長速度調頭急轉向下,分別較2019年下降了9.98個百分點和6.87個百分點。
事實上,該行業績增速趨緩,或與近兩年來爲改善資產質量,大幅計提減值損失有關。計提減值損失金額的增加,對其盈利能力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
2024年,中信銀行共計提減值損失829.89億元,同比增長7.42%。其中,計提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692.85億元,同比增長0.72%;計提金融投資減值損失84.93億元,同比增長99.04%,該部分暴增主要是爲回表的理財資產計提減值損失。
資產質量方面,中信銀行2024年的不良貸款率爲1.64%,相比2019年末減少了0.01個百分點,不過不良貸款餘額同比增長了11.09%至734.52億元,不良呈“一降一升”之勢。此外,撥備覆蓋率也下降了3.57個百分點至171.68%。
面對不良率的下降,行長方合英在年報致辭中頗爲自豪地表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64%,爲近五年來最低,資產質量趨勢漸明。
盈利能力進一步承壓
除了計提的減值損失對盈利造成一定影響之外,衡量中信銀行盈利能力的淨息差、淨利差等多項指標也出現下降,該行盈利能力進一步承壓。
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的淨利差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至2.18%;淨息差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至2.26%。
對於淨息差的下降,中信銀行解釋,主要是疫情期間受讓利實體經濟、利率下行等因素影響。同時,疫情導致居民消費萎縮,該行收益率相對較高的信用卡貸款投放放緩,高收益資產佔比下降。
中信銀行表示,綜合宏觀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市場競爭態勢,預計2024年銀行淨息差仍面臨下行壓力。
爲了應對淨息差的下降,中信銀行已將負債成本管控作爲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過,除了淨息差,另外兩大衡量中信銀行盈利能力的指標也出現了下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0.69%、10.11%,分別較上年末下降了0.07個百分點、0.96個百分點。
若結合2018年的數據,上述兩項指標已是連續兩年出現下降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盈利能力承壓,不過中信銀行還是慷慨分紅。年報顯示,中信銀行擬每10股現金分紅2.54元,共派發股息124.29億元,佔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的27.04%。
這是該行近三年來最大手筆的一次派息,較上年相比增長了6.28%。
多數子公司業績下滑百信銀行淨虧近4億
1、中信國金淨利潤同比降63.76%
截至2024年末,中信國金總資產3942.44億港元,同比上升8.7%,擁有員工2442人。不過,2024年中信國金的淨利潤卻同比下降63.76%至10.25億港元。
中信國金於1924年在香港成立,1986年6月被中信集團收購,如今是中信銀行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是該行開展境外業務的主要平臺,業務涵蓋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業務,商業銀行業務主要通過其持股75%的中信銀行(國際)開展,非銀行金融業務則主要通過其持股46%的中信國際資產來開展。
2、中信銀行(國際)淨利潤同比降58.87%
2024年,中信國金控股的中信銀行(國際)實現經營收入73.18億港元,同比下降12.41%;淨利潤也同比下降58.87%至11.56億港元。
中信銀行(國際)是一家紮根香港的全牌照商業銀行,對於業績的大幅下降,中信銀行解釋,主要是由於疫情衝擊,導致香港經濟嚴重下滑,內地跨境活動近乎停滯,市場拆借利率大幅度下降,淨息差收窄等因素影響。
3、信銀投資淨虧損1200萬
成立於1984年的信銀投資,是中信銀行在香港設立的海外投行平臺,持股比例佔到99.05%。
截至2024年末,信銀投資總資產197.4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7%;淨資產34.1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26%,資產管理規模同比下降四成至528.45億元,全年淨虧損0.12億元。
4、中信金融租賃淨利潤同比降65.89%
2024年,中信銀行獨資設立的中信金融租賃實現營業淨收入19.06億元,同比增長10.24%,但淨利潤卻同比大幅下降65.89%至2.62億元。
5、百信銀行淨虧損3.88億元
於2017年11月正式開業的新型互聯網銀行——百信銀行,去年實現營業淨收入17.23億元,但全年淨虧損高達3.88億元。
百信銀行是中信銀行與福建百度博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設立的新型互聯網銀行,去年引入境外機構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作爲新股東,註冊資本增至56.34億元,增資後中信銀行持股65.70%。
6、信銀理財淨賺6億
中信銀行於2024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全資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去年實現營業淨收入9.74億元,實現淨利潤5.95億元。
作爲中信銀行剛剛開業半年的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的業績是該行在年報中首次進行披露,也是上述子公司中業績頗爲亮眼的一家。截至2024年末,信銀理財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規模達398.92億元。
尾聲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信銀行年報披露前夕,該行還經歷了一次重大人事變動。
3月16日,該行公告了在中信銀行深耕7年之久的李慶萍辭去了董事長及其它所有職務,同時宣佈已選舉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擔任該行董事長一職。目前尚待監管機構覈准。
2014年3月,李慶萍加入中信銀行,擔任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年7月,李慶萍成爲中信銀行行長,期間推行了多項變革,包括制定中信銀行《2015~2017年戰略規劃》、提出零售“二次轉型”、聯合百度設立“百信銀行”等等。2016年7月,李慶萍升任中信銀行董事長。
中信銀行的電話95558太噁心了,打了一中午,人工服務都沒有接通,然後自動跳轉到其他讓你不停選擇....
建議你撥打銀行卡背面的信用卡客服電話,然後請他們轉接普通客服,這樣的話比較容易接通,一般情況下銀行都是這樣打不通就可以先打信用卡。
拓展資料:
一.中信銀行具體介紹
中信銀行於1987年4月20日成立,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在北京,是中國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它的業務涉及向企業客戶和機構客戶提供綜合性的金融解決方案,會向個人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及服務。2024年8月25日,中信銀行公佈了2024年半年報告。公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55.92億元,同比增長3.51%;中國銀行可歸屬股東淨利潤290.31億元,同比增長13.66%,旗下百信銀行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1.04億元。
二.中信銀行卡如何註銷
取消中信銀行信用卡有以下兩種方式:
1.打電話給客服取消。您可以使用銀行預留的電話號碼撥打中信銀行24小時客服熱線95558或信用卡客服熱線800-999-5558取消信用卡。客服人員在覈實您的個人信息和賬戶信息後,將取消您的信用卡,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語音轉接服務。
2.取消銀行網點。您可以帶着您的有效身份證和待註銷信用卡,直接到中信銀行網點,請櫃檯工作人員辦理註銷手續。你也可以向銀行工作人員諮詢更多問題。
三.註銷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辦理註銷卡賬戶時不能有欠費和多付,並且爲了保證您賬戶的安全,在電話辦理註銷卡時一定要在您身邊。
2.如果您的中信銀行信用卡遺失,您只能在分行的櫃檯辦理註銷。
3.如果您想知道您的信用卡何時會被成功取消,您可以在申請取消後45天內致電銀行信用卡客服或直接刷卡進行測試。
中信百信銀行裁員麼
中信百信銀行裁員麼
百信銀行迎來重大人事變動。
近日,百信銀行在官網發佈《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董事長及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對百信銀行最新人事變動進行公開披露。
據《公告》,百信銀行董事長及及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委員李慶萍、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和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王海峯、獨立非執行董事、董事會審計和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董事會風險管理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及董事會提名和薪酬委員會委員金李均因工作原因辭去相關職務。
?
其中,李慶萍、王海峯的辭任自2024年3月7日生效,金李將根據《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的相關規定,在新任獨立非執行董事正式就任前繼續履職。
2017年8月21日,百信銀行披露已收到中國銀監會核發的《中國銀監會關於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的批覆》,批准百信銀行開業,這意味着全國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獲得開業資格。
與此同時,《批覆》覈准李慶萍爲百信銀行董事長,李如東爲行長,郭黨懷、蘆葦、朱光、王路、李如東等擔任董事的資格,何海文、金李擔任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王軍暉、寇冠、王曉煒副行長的任職資格;馬海清行長助理、董事會祕書、首席財務官的任職資格;寇冠首席信息官的任職資格。
相比之下,此次辭職的王海峯則於2024年11月27日,通過銀保監會覈准百信銀行的任職資格。
上述三大骨幹離職後,百信銀行將增加新面孔。
《公告》披露,根據第二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決議,選舉呂天貴先生爲本行董事長,增補劉月珍女士、李曉洋先生爲本行非執行董事候選人,增補任菲女士爲本行獨立非執行董事候選人。
據簡歷顯示:
1、呂天貴,出生於1972年10月,畢業於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行長,分管零售、技術、運營板塊,兼任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書記。
2、劉月珍,1973年1月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部總經理。
3、李曉洋,1985年10月出生,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獲碩士學位。現任百度集團副總裁、投資併購部負責人。
4、任菲,1976年11月出生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PaulMerage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關於上任時間,《公告》披露呂天貴將在監管機構覈准其擔任百信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後就任,覈准前代爲履行董事長職責。
劉月珍、李曉洋和任菲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還須報送監管機構覈准其任職資格,劉月珍女士、李曉洋先生和任菲女士將自其任職資格獲覈准之日起履職。
02
業績低迷
2017年11月,百信銀行正式開業,由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發起設立,其戰略定位是爲百姓理財,爲大衆融資,依託智能科技,發展普惠金融。
目前,百信銀行的業務覆蓋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汽車金融、小微金融等,且陸續發佈了好會花、錢包Plus、百度閃付卡、百車貸、百商貸、百興貸、百票貼等數字金融產品。
然而,優質的股東背景與豐富多彩的業務,並沒有爲中心銀行帶來豐厚的利潤,開業四年,三年虧損。
數據顯示,2017年,百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0.3億元,淨虧損2.91億元;2018年,百信銀行營業收入爲12.95億元,淨虧損擴大至4.84億元。
2019年,百信銀行首次扭虧,實現盈利0.2億元,但2024年再次虧損3.88億元,同比下滑2064.02%。
與同行相比,百信銀行的盈利能力更是遜色不少。
與同年開業的銀行來比較,2017年,開業的銀行共計有10家,而2024年,除振興銀行虧損1.6億、百信銀行虧損3.8億以外,其餘各行均已實現盈利。
?
對於當年的虧損,百信銀行的官方回應大致是因爲年末加大了撥備覆蓋力度、疫情期間降費讓利以及金融科技的投入。
或是源於虧損之下的焦慮,百信銀行開始拓展新業務。
2024年4月,百信銀行在發佈會上宣佈聯合中信銀行、百度公司進軍汽車金融,並出了“百車貸”和“百商貸”兩款產品。
“汽車金融將成爲我們在產業數字金融領域佈局的增長引擎。”該行行長李如東曾公開表示。
前不久,中信銀行發佈2024年度財報,報告顯示,2024年,百信銀行在職員工爲807人,總資產794.06億元,同比增長19.46%;總負債726.01億元,同比增長21.20%;用戶規模突破6900萬戶,營業淨收入29.98億元,同比增長74.05%;實現淨利潤2.63億元。
在財報中,中信銀行稱,報告期內百信銀行“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佈局自營消費金融和產業金融業務,重點發力汽車金融、小微普惠和三農金融,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助力實體經濟低碳轉型發展。”
對於具體結果,財報稱,普惠小微貸款規模穩步提升;綠色金融創新初顯成效;汽車金融業務開局良好。
據稱,在汽車金融戰略中,百信銀行攜手中信銀行和百度發佈了全新的智能汽車金融品牌,打造B/C聯動的全線上數字化綜合服務體系,重點支持自主品牌汽車產業發展,目前,國產商用車頭部品牌合作覆蓋率達80%,且在新能源乘用車業務領域創新推出了首家銀行與廠家全線上直連的購車分期產品。
雖然,財報並未提及汽車金融業務給百信銀行帶來的具體收益,但衆所周知,小微服務難賺錢,如此推算,汽車金融業務爲百信銀行帶來的收益可見一斑,畢竟,汽車金融業務的利潤不低。
03
內憂外患
作爲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依靠中信銀行和百度,百信銀行的基因並不差,但若放置整個行業,百信銀行面臨的考驗不少。
目前,從官網來看,百信銀行的業務主要有三大板塊,分別是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小微金融。
鑑於消費金融方面,玩家多,巨頭也多,競爭激烈。小微金融方面,難度大,賺錢少,百信銀行要想從這兩項業務賺錢,並非易事。
除了面對金融科技機構與持牌消費金融帶來的競爭之外,百信銀行面臨的還有同行的競爭。
2024年12月,由招商銀行和京東發起的拓撲銀行獲批開業,註冊資本50萬元;今年1月7日,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成立,註冊資本50億元,其業務範圍均與百信銀行相似。
作爲傳統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業務模式創新,國內直銷銀行發展已進入平臺期,在業務經營範圍同質化的情況下,如何差異化競爭是關鍵。
對此,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認爲法人直銷銀行以開展零售業務爲主,新設機構可以輕裝上陣,吸收互聯網公司的成功經驗,發揮牌照優勢,提升銀行的零售業務能力,拉近與互聯網公司的差距。
但問題是,零售業務雖輕,但目前各個大行早已深耕其中,入場較晚的直銷銀行要從中分食,無疑虎口奪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