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是一篇小學生學習的寓言故事,同時也是一箇成語。亡羊補牢的意思是羊丟了去補羊圈並不算晚,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有問題的情況下想辦法補救,可以避免繼續受到損失。
亡羊補牢的故事原文
從前有個人,養了幾隻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裏狼從窟窿鑽進去,把那隻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鑽進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亡羊補牢是成語故事嗎
亡羊補牢是成語故事,準確的說是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真的,另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但發現自己做錯的時候要及時改正,不要一味的錯下去。
就如故事一樣,當發現羊丟了之後找到原因後,趕緊把羊圈修補好,這樣狼就再也鑽不進去啦,羊也不會再丟失。
亡羊補牢是成語嗎
亡羊補牢是成語。
釋義:亡:丟失;牢:關牲畜的棚圈。丟失了羊趕緊修補羊圈。比喻出了差錯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也比喻事先不做好準備,出了差錯纔想辦法,已經太遲。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
例句:高考落榜後他並沒有灰心,決心亡羊補牢,努力複習功課,明年再考。
近義詞:見兔顧犬、賊去關門、江心補漏、知錯就改、顧犬補牢
反義詞: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曲突徙薪、居安思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