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逢秋冬來臨 流感、支原體肺炎就會肆意流竄 讓人甚是煩惱! 而伴隨上呼吸道疾病的往往還有 鼻炎、中耳炎等疾病 那麼
每逢秋冬來臨
流感、支原體肺炎就會肆意流竄
讓人甚是煩惱!
而伴隨上呼吸道疾病的往往還有
鼻炎、中耳炎等疾病
那麼
……
流感、感冒、肺炎之後爲什麼會引發
分泌性中耳炎呢
2024-09-20 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情
爲啥感冒/流感後易得中耳炎?
耳朵分爲外、中、內耳,中耳腔通過前內側的咽鼓管通向鼻子的後方,也就是說咽鼓管是連接耳朵和鼻子中間的一箇管道,它最重要功能就是保持中耳腔和外面的壓力平衡。
在出現鼻塞期間,不當的擤鼻涕,也會引起耳內積液的產生,錯誤的擤鼻涕方式(兩手同時捏緊鼻腔前端用力),使鼻腔分泌物竄進耳內,導致耳內炎症,反覆多次就會出現鼓膜充血鼓室積液。
一般情況下中耳炎分以下幾種
急性中耳炎
(1)急性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
常因感冒、急性鼻炎和急性咽炎等引起。乘坐飛機因氣壓變化後也可能出現,這稱爲急性航空性中耳炎。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由於細菌感染,中耳腔內可能出現大量膿液,壓力大時會出現鼓膜穿孔、外耳道內流膿,需要及時治療。
慢性中耳炎
常因急性期未治癒遷延而來,也可因爲耳咽管功能障礙、鼻咽部佔位(如腺樣體肥大、鼻咽癌等)壓迫、放射治療等導致。需要根據具體的原因,進行不同的治療方式的選擇。
中耳膽脂瘤
此型危害最大,會導致多種嚴重併發症(面癱、顱內感染、耳聾等),發現後需儘快手術治療。中耳炎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耳聾,甚至出現面癱,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及時治療。
不同人羣得中耳炎有哪些症狀
兒童
小孩兒通常因爲不會表達,一般依賴於家長觀察發現孩子對聲音不靈敏,比如看電視將聲音調的很大,與孩子交流時發現孩子反應變慢,這些通常都是受中耳炎影響。
成人
最先感覺到的就是耳悶和聽力下降。耳朵內像塞了團棉花一樣,也像洗澡耳朵進了水一樣,悶悶的好難受。自己講話像被矇在鼓裏,聲音很大卻出不去,聽別人講話又聽不太清楚,需要別人大聲說話或重複講才能聽清。也有很多病人會伴隨耳痛、耳鳴等不適。
中耳炎對健康的影響
1、暫時性的中耳炎不會影響聽力,如孩子發燒引起的中耳積液,隨着感冒好轉,如果中耳積液不多,很快就會吸收。
2、如果患者長期反覆感染,中耳積水黏稠,無法排出,超過半年或者1年以上,則會影響聽力。
3、反覆中耳炎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進一步下降。如不適當用藥,另可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導致更難醫治。
4、中耳反覆發炎可導致骨瘍型或膽脂瘤型中耳炎,骨頭受侵蝕時有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併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5、中耳炎如果不及時徹底治療,對聽力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小孩中耳炎治療不當,除了聽力受影響外,對語言的發育也有可能會受影響。
如何治療中耳炎?
保守治療
其實大部分中耳炎患者通過藥物治療都能康復,如果規範地保守治療一段時間,仍沒有好轉的跡象,則需要住院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中耳炎治療一般採用微創手術,在鼓膜上切個小口,把裏面的積液排出,然後放一箇通氣管在鼓膜上,方便引流耳內積液,同時保持中耳內外壓力一致,促進咽鼓管功能的康復。
綜合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應採取綜合治療,包括清除中耳積液、引流、改善中耳通氣、控制感染和治療相關疾病。此外應特別注意引起本病的原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竇炎、小兒腺樣體肥大等,尤應注意排除鼻咽部腫瘤的可能,積極治療病因。
預防耳朵中招要做到以下幾點
避免兩側同時擤鼻
感冒期間,上呼吸道感染,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那麼容易使得病毒和細菌到達咽鼓管咽口,進而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感冒期間密切關注耳部狀況
感冒期間,應密切關注耳部狀況,若出現耳鳴、耳癢、耳悶、耳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嚴防發生中耳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遠離疾病的干擾!
專家提醒
如果在生病之後,或者是生活中突然出現了耳流水、耳痛、眩暈、耳鳴、耳悶等症狀時,尤其是突發的聽力喪失,要引起重視,切勿疏忽大意,及時到耳鼻喉專科醫院檢查,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區西玉龍街2號,地鐵1/4號線騾馬市站G口出來直行200米即到)
預約看診耳鼻喉疾病,可以直接撥打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24小時健康熱線,提前預約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