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是我國民族樂器之一,由我國古老樂器阮演化而來的樂器,月琴起源於漢代。月琴最早出現在我國的華北、西南地帶,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各地區廣泛流傳。月琴具有音色明亮圓潤的特點,很適合和其他樂器搭配合奏。
月琴入門指法怎麼彈
首先是彈撥,這是最基本的指法,通過用手指撥動琴絃,產生聲音。其次是滑音,它是在彈撥的基礎上,通過在琴絃上滑動手指,改變音高,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音效。最後是泛音,通過在琴絃上輕輕敲擊,產生一種清脆而明亮的聲音。
在學習這些指法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技巧。首先是手部的姿勢,要保持手指自然彎曲,手腕放鬆,以避免手部疲勞。其次是節奏感,要跟隨音樂的節奏來彈撥琴絃,以保證演奏的和諧。
學琴的用途是什麼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爲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臺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
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絃合稱三大件(後來,梅蘭芳引入了京二胡,成爲四大件了)。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絃、三絃合稱三大件。
月琴也用於說唱音樂四川清音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爲四川人民喜聞樂見,以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做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有“唱琵琶”或“唱月琴”之說。
20世紀50年代後,四川清音不斷豐富提高,伴奏樂器還增添了胡琴、碗琴、檀板和竹鼓等。在彝族地區,月琴是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它還爲50年代誕生的彝劇伴奏。
在廣西隆林,苗族常用月琴演奏器樂合奏曲或獨奏曲。在素有“音樂之鄉”譽稱的湖南通道,侗族常用月琴與蘆笙等樂器一起合奏。在雲南大理,月琴是僅次於白族龍頭三絃的弦鳴樂器,還用於白劇伴奏。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的音樂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常用於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戀愛生活中。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喜慶的“跳歌”、“跳坡”等活動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於傳情達意的樂器。彈琴者一人或數人邊彈邊跳,衆人則隨後圍圈踏節而舞。
月琴與阮的區別
阮,撥絃樂器,形似今之月琴,相傳爲晉阮咸所制,故稱阮咸。有大阮、中阮、小阮之別。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釐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製,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製。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麪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
月琴和阮比,比阮小,音色更亮些,柳琴俗稱土琵琶,音色明亮悅耳剛性較強,這三件樂器和琵琶比較,前三者都是用撥片彈奏,而琵琶使用假指甲,琵琶最早是橫彈,後來發展到豎彈,而其它三樣樂器打一開始就是豎着彈,最大的不同就是外形不一樣了。
音色也有區別,雖然月琴和柳琴都算高音樂器,但月琴由於它的琴身是圓形,所以他出來的聲音較柳琴更圓潤些。
月琴起源於阮,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