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增長超過50%,成爲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出口再創新高,全年乘用車出口414萬輛,同比增長63.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同時,這也意味着,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然而,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載人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12月,法國公佈了一份符合電動汽車補貼標準的車型名單,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車型被排除在外。早前,美國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以整車北美當地組裝等條件作爲提供補貼的前提,對其他進口同類產品構成歧視。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中國汽車的出口優勢,又如何看待國際環境的惡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汽車的出口面向全球,在歐洲、南美、澳大利亞、中東和非洲以及東南亞市場都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好的競爭優勢,這也是能夠源源不斷地打開市場的基本原因。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整車企業早期規劃佈局,產品快速迭代,供應鏈企業的規模化、系統化和體系化發展降低了成本,這些因素都使得中國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具備了強大的競爭力。”許海東說。
中國汽車出口優勢
第一財經: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是什麼?
許海東: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過去十幾年中,中國汽車企業的出口規模大致維持在100萬輛。然而,自2021年起,這一數字突然翻倍,達到201萬輛,隨後在2022年增至311萬,2023年達到了491萬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也表現出色。2021年,新能源汽車佔汽車出口總量的份額爲15.4%,到了2022年,這一比例增至21.8%。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佔比24.5%。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成爲推動整體增長的關鍵因素。
我國汽車出口優勢的核心是,中國汽車產品的競爭力大幅提升。無論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在外觀、質量、供應鏈體系效率以及售後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全方位的提升。我國的產品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技術選擇,比如有智能座艙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輔助駕駛裝置等。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能與全球知名汽車製造企業相媲美,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領域甚至處於領先地位。
第一財經:爲什麼新能源汽車會成爲引領出口的新增長點?
許海東:我們之所以能大幅提升競爭力,是因爲政策支持、供應鏈的提前佈局、數據的累積收集和產品的迭代、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創新等衆多原因。
拿供應鏈、產業鏈的提前佈局來說,回顧過去,歐洲主要以市場化爲主,等待技術的突破帶動市場發展。相比之下,中國在2012年就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
一開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2014年到2015年左右,國內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僅爲150公里。這樣一來,初始階段較難吸引個人消費者,只能更注重面向企業市場。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數據的大量累積,產品質量逐漸提升。企業不僅能迅速迭代產品,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積極發展。中國在電池、電機、電控領域的產業化都快速發展,質量好、規模大、成本低,同時企業也在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此外,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方面的快速佈局也助推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總而言之,整個產業上下游的發展帶來了規模效益,也推動了供應鏈不斷創新。
此外,中國汽車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品牌建設,希望在海外市場打造自己的品牌。我國企業已經開始從出口的貿易模式,朝着直接投資模式轉變。原來,中國車企更多是在海外尋找經銷商做代理,同時負責品牌宣傳和維修。但現在,很多企業都是通過建立自主的售後服務體系,使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從消費者端來說,這一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技術變革上,更是因爲80後、90後等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他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中國汽車企業能夠靈活應對這些變化。根據我們所做的調查和研究,中國汽車產品使得消費者感受很好。即使在國際市場,相信年輕消費者也會首選我們的產品。
國際嚴峻環境下的出口前景
第一財經:美國出臺了《通脹削減法案》,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無法在美國獲得稅收優惠,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了反補貼調查,法國新出爐的電動汽車補貼名單也沒有中國製造的車型。如何看待這些挑戰以及中國電動汽車2024年出口前景?
許海東: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對中國汽車加徵了高達25%的關稅,再加上原有2.5%的關稅,中國汽車在進入美國市場時面臨着高達27.5%的關稅。此後,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規定,要想獲得稅收減免,一定比例的電池組件和關鍵原材料都不能來自中國,這使得中國車企幾乎無法獲得這一補貼,進入美國市場變得非常困難。
在歐洲,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增長和較強競爭力,歐盟開始了反補貼調查。總體來看,歐洲國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之一,2023年,我們通過比利時和西班牙這兩個歐洲口岸國家向歐洲出口了大量新能源汽車,這兩個國家是向歐洲內部轉口貿易的重要基地。
儘管目前還沒有實施徵稅,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向歐洲市場出口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例如,中國本土生產的新能源車型無法享受到法國政府提供的5000歐元補貼,企業難以完全自己消化吸收,只能適度提高價格,從而影響銷量。如果實施徵收反補貼稅,中國汽車價格必然上升,這也會影響其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具體影響還需觀察市場表現。
不過,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有競爭力,中國企業可能會通過加快在歐洲的直接投資來規避關稅和非關稅障礙。總體來說,歐盟是電動車銷售的重要市場,中國企業不太可能輕易放棄。未來,中國企業想必將繼續努力進入歐盟市場,最終達成中國品牌與歐盟本地以及其他國家汽車品牌在市場份額上相平衡的一種局面。
第一財經:新能源汽車佈局很早,因此具備技術優勢,這種優勢如何延續?
許海東:中國車企技術上的領先,得益於中國企業的提早“動手”。現在,歐盟和日本的許多廠家都在追趕中國的一些技術和產品。
我認爲,保持技術領先的核心仍在未來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在這一方面,各國、各企業的競爭環境都是公平的。雖然現在中國稍微領先一些,但要保持這種優勢地位,未來的技術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體到如何激勵創新方面,這就跟企業環境乃至產業協同有直接關係。電動汽車的進步與供應鏈的創新、零部件的創新都是結合在一起的。拿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來說,這可能還涉及芯片和軟件,在這方面我們目前可能存在挑戰,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追趕和突破。
幫企客致力於爲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瞭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