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代碼3打頭的是什麼回事
股票代碼開頭數字不同含義也不一樣的,3開頭的股票是創業板股票。創業板的代碼是300打頭的股票代碼;滬市A股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滬市B股的代碼是以900打頭;科創板的代碼是688打頭;深市A股的代碼是以000打頭;中小板的代碼是002打頭;深圳B股的代碼是以200打頭;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
拓展資料:
1、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箇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2、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根據上交所“證券編碼實施方案”,採用6位數編制方法,前3位數爲區別證券品種,具體見下表所列:001×××國債現貨;110×××120×××企業債券;129×××100×××可轉換債券;201×××國債回購;310×××國債期貨;500×××550×××基金;600×××A股;700×××配股;710×××轉配股;701×××轉配股再配股;711×××轉配股再轉配股;720×××紅利;730×××新股申購;735×××新基金申購;737×××新股配售;900×××B股。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應流股份:股票代碼是603308。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儀電B股:代碼是900901。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如:中信證券:申購的代碼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如:中信證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碼是003030。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如:運盛實業配股代碼是700767。深市草原興發配股代碼是080780。
3、股票名字前的字母含義:
指數名字前的“G”是指“貢”字,也就是“貢獻”的意思。你點一下可以看見所有股票對該指數的漲跌貢獻度。股票名字前面“L”是指“聯”,也就是指關聯品種,是指該股可能有B股、H股,或者是債券、權證什麼的。
二、股票和基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哪個風險更低
1、股票型基金因爲是非保本基金,所以面臨本金損失的風險;
2、就現在股市的情況來看,部分股價波動異常,大概可以達到50%左右,意味着股票型基金的跌幅也可能達到50%;
3、最大的風險就是因爲股市崩盤或者股票退市而血本無歸;但是這種基本不可能,一來專業機構持有,安全性比較有保證,二來多隻股票對沖風險,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很多投資者看見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型基金一直下跌會手足無措,這也就是發出“股票型基金會虧光嗎?”的第三種心理。
其實回顧全世界各國股市的歷史走勢,所謂股票一直下跌都是有一箇時間範圍的,從來沒有一隻股票會永遠下跌,只不過“漲久必跌,跌久必漲”。一般股票型基金在某一階段持續下跌的時候,也是對投資者心理的一箇嚴峻考驗。
三、解禁股對股價的影響 是利空還是利好
解禁股分爲大非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只是一箇時間窗口,意義就是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並不是說一定要全部當日拋售,我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選擇拋售,什麼時候拋售,都由持有人自己決定。
股票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根據解禁數量和解禁之後,看持有者是拋售或者是繼續持有來推斷。股票解禁後,就代表之前的非流通股被解除禁止,已經可以在市場流通交易了。如果這個時候大盤下跌,那麼解禁股票被拋售,那這就是利空,因爲這部分的股票成本是非常低的,而股票解禁拋售會導致股價下跌。如果解禁股票持有者選擇繼續持有,那麼大盤趨勢向上,則股票解禁就是利好。
總結來說,股票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參照三方面:一是解禁時大盤的點位,二是解禁個股前期走勢,三是解禁股持股人是誰,看他股票解禁後動作如何。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四、爲什麼說公司的市值管理很重要
1. 基本概念:
市值指的是每股價格乘以總股本數,而股價等於每股淨利乘以市盈率,每股淨利就是淨利潤除以總股本。
可以看到,由於總股本數通常不會經常變化,我們所說的市值管理其實通常來說就是除權後的股價管理。而股價的決定因素爲兩個,一箇是淨利潤水平決定的每股淨利,另一箇是市場上投資者給予的估值倍數。前者是“基本面”,後者是“未來”。本文中所述的“股價”均爲除權後。
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指的是會改變公司估值水平的信息,包括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內部的利好消息例如簽訂大額合同,新技術研發成功等;外部的利好消息例如扶持政策出臺,限制政策撤銷,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有利變化等。利空則相反。
2. 股價的影響因素
公司的盈利是一箇相對客觀的數字,是企業實際經營成績的體現,通常有較爲客觀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評價,儘管可以通過一些會計技巧來進行利潤調節或隱藏/虛增,但是大型的利潤數據不真實,無論是相比真實情況多了還是少了都會引起投資者的不信任。這種不真實通常也會帶來監管部門的處罰,因而通常來說,在一箇監管嚴格的市場上這種情況較少。
而市盈率則相對要主觀地多,例如我們常聽說的“概念股”、“利好”、“利空”就是這種主觀性的體現,在短期,實際上是投資者用錢進行信心投票引起的,例如一些市盈率達到成百上千的股票(特例可能是那些股價已經不能用未來淨利潤折現衡量,而是用其他方法例如每股淨資產來衡量的時候),股票的高市盈率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着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未來前景越看好。從較長的時間上來看,股價的支撐不僅在於淨利潤,而是在於淨利潤的不斷增長這一趨勢。如果公司的淨利潤增長出現減緩,通常就已經會出現股價下跌,即我們常在財經新聞上讀到的“XX公司公佈了XX年的財報,利潤增幅低於預期,導致股票大跌X%”。
3. 市值管理的動機
最原初的動力是來自股東,無論是否在公司任職或是實際控制人,再或是小股民,都希望手裏的股票買入後(請注意)會更值錢。或者說股東在買入時希望股價儘可能低,而在賣出時儘可能高。道理很簡單,不用多說了。
如2.所述,一家高市盈率的公司的管理層是有着很大的經營壓力的,不僅現有的盤子不能出問題,還得不斷保持增長。上市公司的高管考覈指標通常會有股價這一指標,而管理層的薪酬體系設計,通常來說也會有相當比例是股權激勵,因而從管理層上來說他們會有對股價進行管理的動機。
一家目標相對長遠的公司應當對自身的市值經常關心,因爲在健全的資本市場例如美國存在着敵意收購和最低市值的要求,原因在於:
1. 在美上市公司通常股權較爲分散,如果公司市值過小容易被敵意收購,導致管理層被撤換,原大股東失去控制權;
2. “殼”資源不值錢,如果股價長期過低,走勢也沒有大的起伏,很容易導致不滿足交易所關於成交量和總市值的要求導致退市。而中國因爲上市公司具備最基礎的賣殼價值,所以會發現上市公司市值再小,通常也不會低於15億。
4. 常見的市值管理策略
對於小投資者來說,他們對股價沒有多少影響力,他們通常是價格接受者。而如果股東同時又是管理層或熟悉企業運營的人,那麼就有很多空間。
最近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具體名字不提。實際控制人自上市以來不斷減持,而且每次減持前一段時間都有些利好消息放出。這種行爲雖然作爲證券市場投資者來說,應當預見到這樣的風險,但是略有喫相難看的感覺。這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市值管理,我個人不推薦這樣的行爲。
但是上面做法的原則大致就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估值達成市值管理的一種方法(再次強調這種做法比較極端),作爲股東+管理者雙重身份者來說,股價低時買入股票,並在買入後釋放對公司經營利好信息。或者通過釋放利空信息,股價下跌後進行增持。減持的時候就反過來,不再贅述 。此處股價的高低衡量標準是股東+管理者的視點,而由於管理者的身份,他的視點通常來說相較一般投資者來得準確。
在2. 中提到,股價的影響因素包括淨利潤和市盈率。市盈率變化主要依靠信息,那麼是否有辦法在不影響審計報告意見的情況下改變淨利潤呢?可以,通過公司併購重組。
借殼上市實際上控制者和管理層通常來說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個人覺得不能算本問題的“市值管理”所討論的範疇。在不根本改變控制者和管理層的情況下,通常通過併購一些公司來達到市值管理的目的,而且往往是淨利潤和估值水平同時提高。
比如:
(1)併購一家或數傢俱備較好淨利潤水平的同行業公司,可以較好的將收進來的公司消化,市值可以至少提升利潤增長的百分比,此外由於降低了競爭水平,對於兩者的利潤投資者會預期有所提升,也可以有助於股價的進一步提升。就我感覺好像通常發生在行業的前幾名之間,老二和老三合體防止被老大收購,也可以抱團和老大拼一下,老大和老三合體可以和老二甩開差距。各有各的動機。
(2)併購一傢俱備較高估值的企業,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近兩年來最最火熱的活動。各種亂七八糟的跨行業併購,餐館收了遊戲,化工收了傳媒等等等等。這種行爲的邏輯就是公司將具備高成長性的資產/運營實體納入了上市公司範疇,這部分資產/實體帶來的利潤增長可以支撐公司的股價成長。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家30倍公司用20倍收了一家60倍的小公司,結果把公司整體股價帶到40倍去了。對上市公司包括散戶在內股東來說獲得了10倍的額外估值,對非上市公司股東來說,手裏的股票突然變成了40倍,還一下子上市了,簡直是大股東、被收購股東、散戶的三贏。
這樣的併購狂歡發生在TMT行業的高估值、小體量、難以單獨上市、大市又熊的大背景下。狂歡結束之前這樣的奇怪併購還會繼續發生,但在狂歡真正結束之後,只有能真正帶來良好協同效應的併購才能真正繼續長期推動股價上漲。比如,通過併購實現傳統產業向新興轉型,或者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等等。
此外,分拆估值較低的資產也是一種市值管理的思路,但在中國資本市場見得不多。多見於BAT這些巨頭之間,比e59b9ee7ad如疼訊就把易迅丟出去了……期待海外併購專家舉例詳細說明。
5. 市值管理的一些具體手法
(1)公開市場增持和減持
過程無需多介紹,缺點是動向完全透明,成本較高,對於上市不久,股權還相對集中的企業操作空間較小。公開市場減持基本同上,大股東的集中大額減持對股價打擊很大。通常需要事先披露減持計劃。
(2)定向發行和非公開發行
定向發行是指目標確定的發行,可能是非公開發行,也可能是超過200人的公開發行,通常用於併購重組,例如用向收購標的股東定向發行股票換取其持有被收購標的的股權。有時將上市公司體外同樣由上市公司股東持有的,但質量較好的資產裝入上市公司,既不稀釋自己股權又提振股價,但小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通常難有這樣的精力,多見於大型企業集團。
非公開發行是指對象不超過10人,非公開發行是定向發行的一種,相當於私募股權,由非公開發行對象向公司增資,通常用於增持。
(3)分立、分拆
將估值較低,盈利狀況較差的資產/實體,在不違反同業競爭相關規定的情況下轉讓給第三方或者移出上市公司體外。少見這樣的案例,希望有讀者可以提供以供學習。
(4)盈餘管理
在不違反會計準則和不影響審計報告意見的前提下,做一些會計調整,例如確認收入,資產折舊等科目,在跨期處理上做一些文章。通常空間比較小,對股價的影響一般也有限。
(5)利好/利空信息管理
前面已經介紹過不再重複。
(6)公司回購/公開增發
在管理層認爲公司股價被低估時,可以用公司的自有盈餘現金對流通股進行回購,可以提振股價,提高淨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另一方面,在公司不缺現金,也沒有很好的投資項目時,回購比分紅通常在稅務等方面更爲划算和便利。回購的股權也不一定註銷,也可用於股權激勵等。
但是回購通常不會對投資者的判斷產生本質影響。爲了市值管理的公司回購目前在國內是不允許的,國內的上市公司股權回購必須有規定的目的。
如公司有較好的投資項目,而管理層又認爲目前公司股價高估時,可以進行公開增發,向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進行新項目的開發。如新項目屬於較高估值或淨利率高於原有水平的項目,則會帶來股價的成長。
(7)槓桿比率調整
槓桿比率指的是公司的總資產和股東權益的比值,當公司現金流較好,具有較好投資項目時,但股價較低時,使用債務融資對股東成本更低。新增債務會導致槓桿率增大,只要新項目淨利率高於原有公司經營項目即可帶來股價成長。
通過(6)和(7)股和債分別調節,可以達到資本結構最優化,提升公司股價的目標。
6. 小結
市值管理是一箇很大的話題,實際上就是帶着傳銷味道的“資本運作”這個詞換了一種高大上的說法。
上市公司地位是一箇寶貴的融資平臺,在中國尤其如此。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巨頭除外,只有上市公司具備同時玩股和債的條件,實際控制人也可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優勢。躋身上市公司的新貴們對於市值管理也不再是一無所知,有相當多的企業家從實業家變成了資本玩家。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家對於上市公司平臺作用的發揮仍然是懵懂的,如果成功上市,但沒有做好市值管理導致公司市值長期低迷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最新评论